信息技术让学生发现音乐的魔力

点击数:676 | 发布时间:2025-06-15 | 来源:www.zhaiyuwu.com

    G434 A

    1671-7384(2017)07-0061-02

    在现代教育范围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它在教学资源整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有哪些用途,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发挥了为教学服务的优势。

    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拓宽教育视线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黑板、粉笔、录音机。这老三样长期占据课堂,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唱,学生跟唱,然后通过录音机一遍遍地播放,达成音乐课程的目的。教学环节还很繁琐,如抄写曲谱、筹备挂图等,耗时长,效率低,教师好像成为课堂各种教学资源的“搬运工”。现代信息技术注入课堂后,彻底改变了如此的教学情况。网络平台上的资源丰富多彩,教学方法声情并茂,一些教学课件的用法很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目前不少技?g方法的用法,通过手机提供专业伴奏的APP和PremierePro剪辑软件,可以让学生当一把“歌唱家”。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块,在课业负担以外,让学生发现音乐的魔力。

    资源直观可视,激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达成成功的学习,需要感兴趣这个“敲门砖”。赏析音乐作为一种主观的审美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精神,几乎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全部过程。大家以交响乐的赏析为研究对象,一个交响乐作品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的传世名作,与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历程、艺术风格的变换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交响乐只不过录音机中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播放,使本来就离学生非常远的这一音乐体裁愈加引发学生的枯燥无味的情绪感受。假如可以加入多媒体,集中而全方位地展示交响乐的有关常识,则会拉近学生与交响乐的距离,很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一些民乐赏析,假如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也会增加它的可视性,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好的情感陶冶。

    挖掘审美潜力,提升鉴赏能力

    音乐是美育的一种,音乐的形式和类别很丰富。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博大精深,需要深入钻研下去。譬如,赏析俄罗斯民族音乐《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再听一听时尚歌曲《纤夫的爱》,完全不一样的音乐种类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在赏析《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同时吟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电脑上展示“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意境。这类跨学科的教学资源融于一体,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撑。音乐教育提高的是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音乐结构和音乐意义的表达常常需要领会“古今相通”。这种音画一体的呈现成效,有益于学生审美潜力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音乐内涵,达到艺术的升华。

    激起创造精神,提升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造力源于哪儿?自然是源于千千万万的受教育者。同样,艺术的创作也是以创造力为根本的,大家可以称之为“想法”。想法从哪儿来,从学生的见多识广中,就能非常不错地提炼出创造的动力。信息技术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激起想法的主要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愈加综合地认识我们的音乐资源。

    国内的音乐种类由于地域是什么原因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依赖课本和跟唱,仅仅学其皮毛,不可以领会其精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放下让学生自己借助PremierePro、PowerPoint、会声会影等软件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制作出来。这种借助信息技术方法的即兴创作,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具体来讲,无论是情感的体验,还是音乐乐器的搭配和演奏形式的变化,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会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上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拓宽音乐学习的途径和整理音乐学习的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开启学生的全部感官通道,使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革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是美育体系中要紧的组成部分,要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与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过程中,在教育范围引入一流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是对美育方法做了一次彻底性的革命。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